首页

免费舔足区一视频

时间:2025-05-23 02:21:19 作者:美国接受卡塔尔赠送的豪华飞机 将改装为“空军一号” 浏览量:94695

  中新网合肥5月4日电 题:黄埔“廖氏三兄弟”后人:父辈保家卫国 坚定信仰不做亡国奴

  作者 张俊 赵强 储玮玮

  在安徽省淮南市安成镇廖家湾村,这里走出了37位黄埔军校毕业生,其中的杰出代表廖运泽、廖运昇、廖运周,也被后人称为“廖家三兄弟”。近日,中新社记者专访“廖氏三兄弟”后人、廖运昇女儿廖光凤,聆听先辈们为家国独立和民族尊严而奋斗一生的故事。

  廖光凤1933年出生于淮南廖家湾,今年91岁高龄的她,曾亲历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文史研究者,她曾访问50余名历史亲历者,并编纂了《淮上起义军专辑》《淮上廖氏三兄弟》等专著和论文。

廖光凤展示廖氏三兄弟合影资料。赵强 摄

  廖光凤介绍,她的叔父廖运泽是黄埔一期,父亲廖运昇是黄埔四期,叔父廖运周是黄埔五期。回忆起家族中黄埔军校毕业生的故事,她说:“廖湾村过去一直有投身革命的爱国传统,受此影响,当时家乡许多人都报名黄埔军校,投入到保家卫国的道路上。”

  从军校毕业后,廖氏三兄弟在北伐战争中并肩作战。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,廖氏兄弟领兵出阵,英勇抗敌。廖光凤介绍,当时父亲廖运昇率部队在皖中、皖南与日军作战。廖运泽转战于鲁、豫等省,参加了台儿庄会战,并在皖北成功反击日军的多次扫荡,极大增强了民众的抗日信心。

  “抗战时期,我叔父和父亲多次在战场上受伤,父亲廖运昇受伤以后,我们家里摆了灵堂,都以为他牺牲了。”廖光凤介绍,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,廖家湾村牺牲了近40人,其中被追认为烈士的12人。

  在“廖家三兄弟”中,廖运周将军可谓是最传奇的一位人物。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从事兵运,掩护同志,传递情报。廖光凤介绍,在抗日战争中,廖运周几乎参加了所有大战役,英勇抗敌,屡受嘉奖。在台儿庄会战中,廖运周指挥炮击摧毁日军20余辆坦克和战车,数10辆载重汽车,歼灭数百名日军,而自己却无一名士兵伤亡。

  廖光凤曾问过叔父廖运周:“抗日战争期间,你多次负伤,从战场上抬下来,后来是怎么坚持下来继续战斗的?”廖运周坚定地告诉她:“这是个信仰问题,为救国家,不能当亡国奴。”

  “升官发财请往他处,贪生畏死勿入斯门。”黄埔军校的精神深深影响了廖家人。廖光凤说,她的父辈们严于律己,不贪图个人利益,始终坚守着黄埔精神,并为祖国统一大业,贡献了毕生的精力。廖光凤说:“家乡的这些黄埔毕业生,在那个困难的年代,没有买一分田,没有盖一间房,没有人发大财,没有人贪污盗窃。”

  “廖氏三兄弟”的坚定信仰,不仅支撑着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到底,也深深影响了家族和周围的人。廖光凤经常联系台湾的亲戚们,向他们介绍大陆科技成果,分享中国传统戏曲和音乐。廖光凤说:“我们要发扬黄埔精神,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,爱国志士,不分男女,不分地区,不管内外,大家团结一起。”

  “我们也要教育下一代,要教育他们继续发扬黄埔精神。”廖光凤表示,先辈们的故事,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,更是对未来的启迪,激励着每一个人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。如今,为了纪念这些英雄,廖家湾村建立了廖家湾革命纪念馆,以教育后人继续发扬黄埔精神,传承英雄们的光辉事迹。(完)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浙江宁波成立低空智联网示范中心及产业联盟

据了解,钱其军师承“中国肝胆外科之父”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,始终致力于通过细胞基因治疗领域底层技术突破推动“疗效为核、百姓可及”的颠覆性治疗实体瘤产品开发。1999年,钱其军教授提出肿瘤基因-病毒治疗方案:将抗癌基因插入到溶瘤病毒中,使抗癌基因在肿瘤内大量复制与表达,达到协同抗癌的极好效果,实现1+1>2的疗效。

核心观 | 法籍教师:中国提供很多机会 文化交流深化友谊

此前,修订草案一审稿规定了医疗机构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的隔离治疗、医学观察等措施。有的常委会委员、地方和社会公众提出,隔离治疗、医学观察措施对公民的权利影响较大,应当进一步规范实施程序,完善救济渠道。

中国大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作共同发言 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

在刘广迎看来,面对新生事物轻易说“NO”,极大可能会成为落伍者,“新事物一定会制造新问题,科学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令人不安的并常常伴随着压制。充分考虑风险是必要的,但发现问题后的姿态应该是迎上去,而不是躲起来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,制造的问题就越多,进而迫使人类更加积极地更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,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逻辑。”

京津冀联合发布15个社保公共服务“同事同标”事项

论坛期间,还发布“鲲鹏计划(ROC)”框架下的两项成果,包括中国-上合进出口贸易服务平台,以及集成电路产业链技术与资源共享平台——丝路工业设计云太原节点。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四季回归 呈现中国最好吃的七个地方
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在十四冬表现出彩的运动员中,有不少土生土长的北京选手。本土新秀辈出,是北京冰雪的又一大特点,更将助力项目发展再攀新高。未来北京冰雪将在此基础上,为备战冬奥会贡献北京冰雪的力量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